可穿戴设备正在上升。零部件制造商发动攻势战

日本的TDK和Alps Electric等电子组件制造商计划开始批量生产“可穿戴终端”组件。

TDK将于2014年开始生产。

与2014年1月相比,TDK将开始生产比以前产品更小的无线通信组件。

阿尔卑斯电气计划引入柔性触摸屏生产设备,并于明年上半年开始批量生产。

随着智能手机生产的普遍化,其组件的价格逐渐下降。

电子元件制造商希望通过提供超小型元件来确保附加值,同时率先响应“后智能电话时代”。

根据英国Juniper Research的统计,2018年可穿戴终端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90亿美元(约合1,950亿日元)。

尽管与市场规模为数十万亿日元的智能手机相比,它仍然很小,但长度为0.25毫米,宽度为0.125毫米的电容器是高附加值产品,其尺寸仅为超小零件的一半智能手机。

它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其价格有望保持高位。

在影响零部件供应链趋势的智能手机方面,华为和中兴等中国制造商正在崛起。

随着将来零部件的普遍化,可能会挤压零部件制造商的利润。

因此,作为智能电话的下一个主要利润点,各种电子元件制造商已开始加强用于车辆,医疗设备和可穿戴终端的元件的开发。

TDK将从2014年1月开始大规模生产用于可穿戴终端的无线通信复合组件(模块),并将每月生产数十万个。

在无线连接到智能手机的小型模块方面,该公司已通过将集成电路嵌入基板来实现小型化。

TDK总裁上野贤洋表示希望“我们可以在小零件上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

阿尔卑斯电气将从2015年度开始大规模生产可穿戴式终端显示器的下一代触摸屏。

2014年上半年,计划在日本福岛县磐城市平良工厂引进专用生产设备。

最初,它将每月生产数万个单元,然后逐步扩大其生产能力。

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15年在智能手机和可穿戴终端的零部件业务中实现1000亿日元的销售额。

日本Davacu公司开发的晶体振荡器。

在手表中使用的晶体振荡器方面,日本晶体设备制造商Davacu开发了一种超紧凑尺寸,比以前的产品薄40%。

该产品将从2014年2月开始量产。

最近,该公司在鸟取市的总工厂投资约10亿日元,引进了加工设备。

计划首先每月生产200万台,然后根据订单情况增加产量。

除了超细多层陶瓷电容器外,在智能手机零件方面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村田制作所也已开始生产超小型晶体振荡器。

在可穿戴终端方面,韩国三星电子推出了手表型终端“ Galaxy gear”。

9月,其晶体振荡器和功率IC使用了日本制造商的产品。

索尼在2011年率先推出了可穿戴终端,并在2011年推出了“智能手表(SW2)”。

今年十月。

智能手机中使用的无源组件被转移到可穿戴终端,日本制造商产品也受到青睐。

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师高山高山(Takayama Oki)指出,“(在超小型零件方面)日本零部件制造商可以依靠他们擅长的技术,因此对提高盈利能力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未来,随着对超小型,高性能光学元件和传感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日本电子元件制造商的商机也有望扩大。